自相惊扰
成语解释: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大家不安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我害怕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希望我全体人民,一律安居乐业,切勿轻信谣言,~。”
典故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!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近义词:惊魂未定、惊慌失措
反义词:泰然处之、泰然自若、满不在乎
英文翻译:alarm one's own group
歇后语:杯弓蛇影
成语谜面:自己吓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