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
成语解释: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。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吝啬鬼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表姐书里讲的诗人是十八根脱下的头发,将来曹先生就像~的守财奴的那根毛。”
典故出处:唐·虞世南《北堂书钞》:“荆曰:‘有鄙志,尝谓心向意等,投身不顾;情有乖异,一毛不拔。’”
近义词:斤斤计较、锱铢必较、爱财如命
反义词:一掷千金、挥金如土
英文翻译:be very stingy and unwilling to give a hair
日文翻译:非常(ひじょう)にけちである
俄文翻译:быть крáйне скупым <скряга>
其他语言:<德>sich nicht einmal ein Haar ausrupfen wollen <die Hand auf der Tasche halten><法>pingre <ladre>
歇后语:上等牙刷;凉水煺鸡;铁公鸡
成语谜面:最吝啬的人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百家争鸣,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,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,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,即“为我”。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:“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?”杨朱不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