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难而退
成语解释:指作战要见机而动,如果力不能克则应退却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退却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的态度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他以为多老大应当明白这是什么意思,希望他~。”
典故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军志曰:‘允当则归。’又曰:‘知难而退。’”
近义词:听天由命、畏葸不前、望而却步
反义词:知难而进、力争上游、再接再厉
英文翻译:withdraw after learning of the difficulties <shrink back from difficulties>
俄文翻译:отступáть перед трудностями
其他语言:<德>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scheuen<法>
成语谜面:危地马拉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,郑国处于他们之间,他依附晋国,楚国就派兵征服它。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、士会、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,听到他们已经结盟,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,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