厝火积薪
成语解释:厝:同“措”,放置;薪:柴。置火于柴堆之下。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,犹~以求安也。”
典故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
近义词:盲人瞎马、朝不保夕、危在旦夕
英文翻译: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 (a hidden danger)
成语谜面:焚
成语故事:西汉初年,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社会的弊端,写出了著名的《陈政事疏》,他认为当前的政治局势很不好,出现很多违背情理、伤害道义的事情,应该想办法革除。如果看不到的话就像厝火积薪一样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