昼伏夜行
成语解释:伏:躲藏;行:赶路。白天躲藏,夜间赶路。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秘密赶路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陈毅《寄友》:“风吹雨打露沾衣,~人迹稀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而昼伏,至于蓤夫。”
近义词:昼伏夜动、昼伏夜游
反义词:日夜兼程
歇后语:属猫头鹰的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,竟霸占自己的儿媳妇,太子老师伍奢认为不妥被抓起来,楚平王命他写信叫回外地的儿子伍尚与伍员(伍子胥)。伍尚回去后与父亲被杀,伍子胥历尽艰辛,昼伏夜行,十分小心风吹草动,终于逃到吴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