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人为善
成语解释:与:赞成;为:做;善:好事。指赞成人学好。现指善意帮助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帮助人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七章:“银环本是怀着~的心情跟他出来的。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
近义词:行善积德
反义词:居心叵测、心怀叵测
英文翻译:aim at helping those criticized
俄文翻译:творить добро вмéсте со всéми
其他语言:<德>jm in entgegenkommender Weise helfen <wohlwollend><法>
歇后语:啄木鸟吃害虫
成语谜面:圭;闺中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孟子给学生上课经常拿子路的例子来教育他们:“子路十分虚心听取别人指出他的毛病与不足,然后加以改正。从历史上看,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别人的优点、长处,自己来实行善事。如舜、禹等都是如此。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