损人益己
成语解释:损:伤害;益:利益,好处。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受损失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损人利己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40卷:“汝不知殿上之钱,皆是贪利酷求之人,害物私心之辈,~,克众成家。”
典故出处:《旧唐书·陆象先传》:“为政者理则可矣,何必严刑树威。损人益己,恐非仁恕之道。”
近义词:损人利己
反义词:损己利物
英文翻译: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<enrich oneself to the detriment>
俄文翻译:поживиться за чужой счёт
成语故事:唐朝时期,陆象先少年志高,才华出众,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,评价他为“才望高雅”,推荐他担任洛阳尉。陆象先清心寡欲,知足常乐,为官廉正,不喜欢趋炎附势。他认为为政不能靠刑罚树威,不能干这种损人益己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