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豫不决
成语解释:犹豫:迟疑。拿不定主意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处理问题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王朔《动物凶猛》:“当我~地再次出现在软席候车室的门口时,她和那个小女孩都已不在了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。”
近义词:畏首畏尾、优柔寡断、举棋不定
反义词:当机立断、斩钉截铁
英文翻译:hang a leg <be in two minds; shilly-shally; yea and nay >
俄文翻译:колебáться <сомневáться>
其他语言:<德>mit etwas zaudern <unschlüssig sein><法>
成语谜面:徘徊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秦军围困赵都邯郸,赵孝成王派人向魏安厉王求援。魏将晋鄙屯兵汤阴,派人见平原君要赵孝成王同意秦王称帝,平原君犹豫不决,齐国谋士鲁仲连请平原君告诉魏国使者辛垣衍不要让秦称帝的理由,必须共同抗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