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上君子
成语解释:梁:屋梁。窃贼的代称。也指脱离实际与群众的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小偷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毛泽东《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》:“我说,这些人叫‘~’。”
典故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寔阴见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孙,正色训之曰:‘夫人不可以不自勉。不善之人未必本恶,习以性成,遂至于此。梁上君子者是矣!’”
反义词:正人君子
英文翻译:thief
日文翻译:泥棒(どろぼう),盗人(ぬすびと)
俄文翻译:вор
成语谜面:盗贼;齐王;竹桥
成语故事: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,做事公正无私。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,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,而是把儿子、孙子叫到身边,给他们讲如何做人,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。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。陈寔给钱放他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