摧枯拉朽
成语解释:摧:破坏;枯:枯草;拉:折断;朽:朽烂的木头。摧折枯枝朽木。比喻轻而易举地办到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毫不费力地摧毁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24回:“都以为这一下肯定是~青史留名了。”
典故出处:《晋书·甘卓传》:“将军之举武昌,若摧枯拉朽,何所顾虑乎?”
近义词:势如破竹、不堪一击
反义词:坚不可摧
英文翻译:(as easy as)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<destroy something already in a state of ruin>
日文翻译:枯 (か)れ枝 (えだ)をへし折 (お)り,朽木 (くちき)を拉 (ひし)ぐようにたやすくぶちこわす
其他语言:<德>(eine wackelnde Macht) ohne Mühe zerstǒren <alles überwǎltigend>
歇后语:锯子锯掉烂木头
成语谜面:锯子锯掉烂木头
成语故事: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东晋居功自傲,在晋元帝时以杀刁协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为名起兵反叛朝廷。他一边拉拢梁州刺史甘卓联合起兵,湘州刺史司马承派副将邓骞劝甘卓出兵攻打王敦,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