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施效颦
成语解释:效:仿效;颦:同“矉”,蹙眉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刻意模仿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茅盾《从牯岭到东京》:“这仿佛证明了我们的作家一向只忙于追逐世界文艺的潮流,几乎成为~。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近义词:邯郸学步、照猫画虎、生搬硬套
反义词:独辟蹊径、标新立异、自我作古
英文翻译:play the ape <blind imitationwith ludicrous effect; look all the uglier by miimicking the beauty>
成语谜面:西施迷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,唇红齿白,十分漂亮,由于有心痛的毛病,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,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。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,人们见了,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