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给家足
成语解释:人人饱暖,家家丰衣足食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社会繁荣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土宜姜芋,水多蛙鱼,贫者得以~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汉兴七十余年,国家无事,非遇水旱之灾,民则人给家足。”
近义词:丰衣足食、人足家给
英文翻译:All live in plenty. <Each and every family live in plenty.>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“礼”不满,就另立新学说,主张“非儒”。墨家成员提倡“节用”与“节葬”,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,成员内部互相救助,严守纪律,服从首领,强调加强农业,节省用度,人人饱暖,家家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