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
成语解释:投:丢弃;杼:古代织布用的梭子。比喻流言多次传播能使人相信不疑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~,贤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回答说:“我儿不会杀人。”照常织布。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,这时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墙而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