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隅顽抗
成语解释:负:凭借,依仗;隅:山的角落。凭借险要地势,顽固抵抗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垂死挣扎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扼守在堑壕中的敌人想~,我们劈头盖脸便是一顿猛扫。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”
近义词:负险固守
反义词:束手待毙、束手就擒
英文翻译:set one's back against the wall <fight stubbornly with one's back to the wall; put up a desperate struggle>
日文翻译:険要をたよりとしてかたくなに抵抗する
俄文翻译:сопротивляться до концá
其他语言:<法>acculé à une colline <résister avec acharnement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>
成语谜面:角斗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齐国发生饥荒,饿死了许多人。孟子的弟子陈臻要孟子再次劝说齐王开仓放粮,孟子说他不想再做冯妇,于是讲一个众人赶虎,虎负隅顽抗,冯妇前去打死老虎,虽然为民除了害,但很多读书人去讥笑冯妇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