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洋兴叹
成语解释: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。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叹息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鲁迅《而已集·忧“天乳”》:“致此等人多有~之概云云。”
典故出处: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五》:“千古吟人,望洋兴叹。”
近义词:无能为力、无可奈何
反义词:妄自尊大
英文翻译:lament one's littleness before the vast ocean <bemoan one's inadequacy in the face of a great task>
日文翻译:事(こと)を前(まえ)に能力(のうりょく)または条件(じょうけん)の不足(ふそく)を嘆(なげ)く
俄文翻译:вздыхать глядя на море
其他语言:<德>sich überfordert fühlen <ratlos sein><法>se sentir impuissant et désespéré devant une tǎche trop lourde pour soi
歇后语:对着大海发愁;站在海边打咳声
成语谜面:水哉,水哉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在一篇《秋水》的文章中讲一个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:黄河之神河伯看到秋天河水暴涨,黄河变得很宽阔,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伟大的,他来到北海边,见到北海之神,感觉到自己的渺小,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很可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