鳏寡孤独
成语解释:鳏:鳏夫;寡:寡妇;孤:孤儿;独:独身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独居无靠的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不专指一个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一、二百户的大合作社带几户~,问题就解决了。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近义词:孤苦伶仃、无依无靠、举目无亲
反义词:荣华富贵、五世同堂、五世其昌
英文翻译:those have no kin and cannot support themselves
日文翻译:かん寡孤独(かこどく)
俄文翻译:вдовцы,вдóвы,осирóты и бобыли
其他语言:<法>veufs,veuves,orphelins et célibataires
成语谜面:最无助的四种人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,他征询孟子的意见,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,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,他除给予当官的优惠外,也对鳏夫、寡妇、独夫、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,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