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成语解释:明:清楚;暗:昏暗,糊涂。指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明辨是非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愚昧不明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领导者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二年》:“上问魏徵曰:‘人主何为而明,何为而暗?’对曰:‘~。’”
典故出处: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近义词: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
英文翻译: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<heed only one side you will be benighted>
日文翻译:あわせ聞けば明るく,かたより信ずれば暗い
其他语言:<德>hǒrst du beide Parteien an,kannst du dir Klarheit verschaffen
成语故事: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谏议大夫,他问魏征怎样成为贤明皇帝。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,所以就贤明,能保住天下;他又说秦二世、梁武帝和隋炀帝只相信少数人的话,不去了解真实情况,所以国家就灭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