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求甚解
成语解释:甚:很;解:了解,理解。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求彻底了解。今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求深入理解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学习不深入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毛泽东《<农村调查>的序言和跋》:“现在我们很多同志,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、~的作风。”
典故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
近义词:囫囵吞枣、浅尝辄止、食古不化
反义词:穷原竟委、咬文嚼字、寻根究底
英文翻译: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 <have but little knowledge (understanding) of>
日文翻译:徹底的(てっていてき)に理解(りかい)しようとしない
俄文翻译:не углубляться в суть дéла
其他语言:<德>sich nicht um letzte Klarheit bemühen <mit dem Wissen an der Oberflǎche bleiben><法>ne pas chercher à aller au fond des choses,approfondir la chose
成语谜面:约会;囫囵吞枣
成语故事: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,因不满当时吏治的腐败就辞官归隐山林,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,他热衷于读书,写了一篇《五柳先生传》,其中这样写道: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