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郐以下
成语解释:吴国的季扎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,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,但从郐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。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分句;指不值一提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郭沫若《雄鸡集·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》:“后来的史官更是~了。”
典故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自郐以下无讥焉。”
近义词:自郐而下
英文翻译:except so-and-so,none of them was worth a dime <those following are not worthy to be commented upon>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吴国的公子季札自幼精通音乐,他访问鲁国时,鲁国请他欣赏周代的乐舞。鲁国的乐工演奏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乐曲,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褒贬评论,但从演奏郐国的《郐风》以后,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