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眼不识泰山
成语解释:泰山:山名,在今山东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自谦的客套话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丰子恺《吃酒》:“他借看我的扇子,看到了我的名字,吃惊地叫道:‘啊!我~!’”
典故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,小儿‘有眼不识泰山’。”
近义词:有眼无珠、视而不见
英文翻译: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mount Tai-shan <entertain angel unawares>
日文翻译:眼(め)はあっても立派(りっぱ)な人物(じんぶつ)を知(し)らない
歇后语:瞎子拜见岳父;鲁班招女婿
成语谜面:看见岳父不搭腔
成语故事:宋朝时期,东京禁军拳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棒打小流氓高俅。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帅府太尉,直接管辖王进。高俅为报一棒之仇把王进抓来打一顿。王进连夜携全家逃到史家庄,史进有眼不识泰山,还是史父识英雄,让史进拜王进为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