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身吞炭
成语解释:漆身:身上涂漆;吞炭:吞炭变哑。指故意改变音形,使人不能辨认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4回:“今吾~,为智伯报仇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使形状不可知。”
近义词:豫让吞炭、吞炭漆身
英文翻译:varnish the body and swallow charcoal
成语故事:春秋末期,晋国内乱,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。智伯的心腹家将豫让发誓要杀赵襄子,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把他放了。第二次他把全身漆成癞子,然后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,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