惘然若失
成语解释:惘然:失意的样子。心情迷惘,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怅惘失意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康濯《水滴石穿》第一章:“杨九拾起两枝枯枝,~地在树底下搁着的空碗上敲打着什么音乐。”
典故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:“是时同郡戴良,才高倨傲;而见宪未尝不正容,及归,惘然若有失也。”
近义词:怅然若失、若有所失、惘然如失
反义词:胸有成竹
英文翻译:disconcerted <feel lost>
俄文翻译:потерянный <сам не свой>
成语故事: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,从小学识超人,名士荀淑见了他发现14岁的他居然可以当他的老师。别人把黄宪与功曹袁阆比较,认为他超出袁阆。同乡戴良目空一切,认为他比黄宪有学问,可是每次见面后总是怅惘失意,好像丢失什么东西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