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而后已
成语解释:已:停止,结束。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奋斗终身,贡献出一切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奋斗终身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不由得使胡雪岩想起王有龄在围城中常说的两句话:‘鞠躬尽瘁,~’。”
典故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近义词:鞠躬尽瘁、摩顶放踵
反义词:虚度年华
英文翻译:until one's dying day <to the end of one's day; do not give up until death>
俄文翻译:до последнего дыхáния
歇后语:鞠躬尽瘁
成语谜面:终止
成语故事:三国时期,蜀主刘备死后,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,他只知享乐,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。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,南征孟获,积极准备两次北伐,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《后出师表》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