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龙刍狗 tǔ lóng chú gǒu
成语解释:刍:草。泥土做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名不副实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典故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杜微传》:“曹丕篡弑,自立为帝,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。”
近义词:陶鸡瓦犬
英文翻译:hollow reputation without bas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