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薪尝胆
成语解释:薪:柴草。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,睡在柴草上,经常尝一尝苦胆来激励自己雪耻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发奋图强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22回:“正我君臣~之秋,图复中兴报仇雪耻之日也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近义词:发愤图强、宵衣旰食
反义词:乐不思蜀
英文翻译:stoop to conquer <firm resolve in danger to wipe out a national humiliation>
日文翻译:臥薪嘗胆(がしんしょうたん)。目的(もくてき)を成(な)し遂(と)げるために,艱難辛苦(かんなしんく)すること
俄文翻译:спать на хворосте и пить жёлчь
其他语言:<德>sich die Demütigung der eigenen Nation immer wieder bewuβt machen<法>couver sa vengeance
成语谜面:勾践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。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,受尽折磨,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,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,任用有贤能的人,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,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,后来终于灭掉吴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