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堂燕雀
成语解释:处:居住。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居安忘危的人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柳亚子《寄少华甬上四首即效其体》:“起陆龙蛇终有日,~欲何为?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》:“燕雀处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煦煦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,火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近义词:处堂燕鹊
英文翻译:swallows nesting in a hall that is about to be on fire--unaware of forth-coming disaster
成语故事:战国后期,秦国攻打赵国,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,认为这对魏国有利,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。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,侵略成性,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,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,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