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无聊赖
成语解释:百:泛指多,各个方面;聊赖:寄托。精神无所寄托,非常无聊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空虚无聊。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示例:余秋雨《霜冷长河·关于友情》:“有一天,~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,正巧看到这一本。”
典故出处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光阴易度,忽忽秋深,乡思羁愁,百无聊赖。”
近义词:兴味索然、心灰意冷、万念俱灰
反义词:兴高采烈、怡然自得
英文翻译:very bored <Time lies heavy on one's hands.>
日文翻译:手持ち無沙汰(ぶさた)である,どうにもやるせない,なにもかもつまらない
俄文翻译:ужáсная скука <грустое настроéние>
成语谜面:最无聊的人
成语故事:东汉末年,军阀公孙瓒盘踞蓟州,袁绍想消灭公孙瓒,故意散布谣言说易州城易守难攻,公孙瓒迁都易州城,大量修筑工事。袁绍大军围困易州,公孙瓒暗中庆幸占据了有利地形,但时间一长就百无聊赖,士气低落,被袁绍挖通地道进城占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