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形于色
成语解释:形:显露;色:脸色。满腔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她听得~,可是不发作。”
典故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决》:“夫子赐之酒五尊。子夏怒形于色,举足蹴其二。”
近义词:怒不可遏、怒目切齿、怒气冲天
反义词:喜形于色、喜不自胜
英文翻译:betray one's anger <look angry>
俄文翻译:лицо исказило гневом
其他语言:<德>zornig ausse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