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纸贵
成语解释:比喻写文章、著作流传广,风行一时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作品好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孙犁《告别》:“我不大看~之书,不赴争相参观之地,不信喧嚣一时之论。”
典故出处:《晋书·左思传》:“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,洛阳为之纸贵。”
近义词:有口皆碑、交口称誉、有目共赏
英文翻译:overwhelming popularity of a new book (causing shortage of printing paper) <sensational sale of new book causes paper shortage>
成语故事:西晋文学家左思勤奋好学,他的文章以辞藻华丽而出名。他写《齐都赋》时就小有名气,作为“著作郎”,花费十年时间写成《三都赋》。当时著名学者皇甫谧及张载、卫王灌、张华等为之批注作序,一时洛阳抄写该书成为时尚造成纸价上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