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所未闻
成语解释:闻:听见。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。形容事物新奇罕见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道理、内容等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叶圣陶《倪焕之》:“从英文读本里得知~的故事。”
典故出处: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大法颂序》:“如金复冶,似玉更雕,闻所未闻,得曾未得。”
近义词:见所未见、闻所不闻
反义词:司空见惯、习以为常
英文翻译:unheard-of <have never even heard of; unpredented>
日文翻译:耳新しいことを聞く
俄文翻译:ничего подобного не слыхáть
其他语言:<德>unerhǒrt<法>inouǐ <jamais entendu>
成语谜面:单间;广播新节目
成语故事:西汉初年,汉高祖刘邦派幕僚陆贾去赐给尉他南越王印授。尉他虽是中原人,久居南越称王,不愿帮助中原人诛暴除逆。陆贾劝慰他早日归顺汉王,说中国人多地大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政令统一。尉他听到这些闻所未闻的事后就归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