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刀买牛
成语解释:刀:武器。指卖掉武器,从事农业生产。
常用程度:一般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停战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典故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刘昆宰江陵,昔日反风灭火;龚遂守渤海,卖刀买牛。”
近义词:卖剑买牛、卖刀买犊
反义词:穷兵黩武、卖犊买刀
英文翻译:sell one's swords to purchase oxen for farming
成语故事:西汉时期,渤海一带农民因饥荒被迫当上了强盗,汉宣帝刘询派70多岁的龚遂任渤海太守。他上任后大力宣传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做强盗的一律不咎既往,他开仓借粮,救济饥民,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卖剑买牛从事农业生产,安居乐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