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泻千里
成语解释:形容江河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。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速度快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王朔《我是“狼”》:“顷刻间便要冲决而出,~,在所到之处遍地燃烧冲天大火。”
典故出处:宋·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
近义词:一日千里、一落千丈、一蹶不振
反义词:迂回曲折、斗折蛇行
英文翻译:rush <rush down a thousand li; be bold and flowing in writting>
日文翻译:一瀉千里(いっしゃせんり)
俄文翻译:могучий разлив <течь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>
其他语言:<法>avance impétueuse,irrésistible
歇后语:长江流水
成语谜面:开了闸的河水;最湍急的河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