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愤填膺
成语解释:膺:胸。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膛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气愤。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示例: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董延平等人和他们激烈地争执着,所有人都~地帮着董延平说话。”
典故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7回:“鲁翠更觉得义愤填膺,长悲缠骨,连哭带咽,演说了一番。”
近义词:天怒人怨、满腔义愤
反义词:麻木不仁、卑躬屈膝
英文翻译:be filled with moral indignation
日文翻译:義憤(ぎふん)が胸に満(み)ちる
俄文翻译:кипеть священным гневом
其他语言:<德>von gerechter Empǒrung erfüllt <von heiligem Zorn ergriffen><法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