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才公望,公才公望的意思,公才公望是什么意思,公才公望的解释

公才公望

公才公望 gōng cái gōng wàng

成语解释:公:公辅;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指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和名望。

常用程度:生僻
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词
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。
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示例: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74首:“然~,圣主深知。”

典故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

成语故事:南朝时期,梁国的王暕年幼时,父亲在齐国作太尉,太尉相当于三公、宰相等位。一次王家宴客时,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:“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。”后来,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。

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公才公望是什么意思、公才公望的解释、拼音、出处和公才公望的故事等成语相关内容。公才公望,公才公望的意思,公才公望是什么意思,公才公望什么意思,公才公望的近义词,公才公望的反义词,公才公望的拼音,公才公望的解释,公才公望的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