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症下药
成语解释:症:病症;下药:用药。针对病症用药。比喻针对具体问题,采取有效的措施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采取有效的措施。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示例:孙犁《谈作家素质》:“~,应从国民教育着手,道德法制的教育,也是很重要的。”
典故出处:清·无名氏《病玉缘·闺怨》:“世间无不可医之病,倘能对症下药,岂有不疗之理。”
近义词:有的放矢、因地制宜
反义词:无的放矢、举措失当
英文翻译: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
日文翻译:病症(びょうしょう)に応じて投薬(とうやく)する,具体的な情形に応じて救済(きゅうさい)の手段を取る
俄文翻译:прописывать нужное лекáрство
其他语言:<德>die passende Arznei verabreichen<法>prendre des mesurces appropriées <administrer le médicament selon la maladie>
歇后语:发疟疾吃奎宁;害什么病开什么方
成语谜面:医生开处方
成语故事:三国时期,倪寻、李延都因头痛发烧去请名医华佗治病,华佗诊断两人病情后,给倪寻开了泻药的处方,给李延开发汗的药,两人感到奇怪。华佗认为倪寻病由内部伤食引起,李延则是外部感冒,两人吃药后立即见效,人们认为华佗是对症下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