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军之将
成语解释:败:失利,输。打了败仗的将领。后多用于讽刺从事某种事业而惨遭失败的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指失败之人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9章:“量那郭威,~,也不敢前来兴事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”
近义词:手下败将
反义词:常胜将军
英文翻译:general of a defeated army <general without an army>
成语故事:楚汉相争时期,汉将韩信率军进攻赵王歇。赵王不听参谋李左车的计策,让韩信用背水列阵的战术大败赵军,并俘虏了李左车。韩信对他特别优待,向他讨教攻燕伐齐的策略。李左车说自己是败军之将不言勇。韩信更加谦虚终于得到他的辅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