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皆兵
成语解释:木:树;皆:全,都是;兵:士兵。野草和树木都被当成敌人。形容人在惊慌错乱时疑神疑鬼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神经过敏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孙犁《楼居随笔》:“风吹草动,~。”
典故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36回:“那贼人只道千军万马杀入寨来,草木皆兵。”
近义词:风声鹤唳、杯弓蛇影
反义词:若无其事、稳如泰山、措置裕如
英文翻译:every bush and tree looks like an enemy (a state of extreme nervousness, as if surrounded by enemies)
日文翻译:木にも草にも心(こころ)を置(お)く
俄文翻译:Пуганая ворóна кустá боится
其他语言:<法>dans sa frayeur,voir des ennemis partout
歇后语:苻坚望见八公山
成语谜面:绿林军
成语故事:东晋时期,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,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,分兵三路夹击秦军。苻坚登上寿阳城,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。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,秦军大败,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后边山上草木的阴影,都以为是追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