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绝膑
成语解释:举:抬起;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。比喻力小不能胜任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林纾《桐城派古文说》:“若谭友夏者,则千力万气,无所不学,而往往~。”
典故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武王有力,好戏。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皆至大官。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
近义词:力所不能、举鼎绝脰
英文翻译:do a thing beyond one's ability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秦武王力气很大,喜欢角斗,争强好胜。国内大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等人均被他任命为达官显宦,经常进行决斗比赛。有一次,秦武王与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,孟说不行。秦武王亲自举鼎,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