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无主
成语解释:形容恐惧失措,神色不定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恐惧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西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~。”
典故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知分》:“禹南省,方济乎江,黄龙负舟,舟中之人,五色无主。”
近义词:六神无主
反义词:镇定自若
英文翻译:become confused and turn pale
成语故事:传说舜统治时期,禹奉命治理黄河水患。一次禹带人渡长江巡视,在江心见一条巨大的黄龙从江水里冒出头来,船上的人大惊失色,五色无主。只有禹镇定自若,对黄龙说他可以视死如归。黄龙听了禹的话,只好沉入江底溜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