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言令色
成语解释:巧言:表面好听而虚伪的话;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、取悦他人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迷惑人。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示例:郭沫若《屈原》第四幕:“他真是一个~的小人。”
典故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”
近义词:花言巧语、甜言蜜语
反义词:推心置腹、开诚布公
英文翻译: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
日文翻译:巧みなことばと媚(こ)びる顔付(かおつ)き
成语谜面:七月谈秋景
成语故事:传说舜帝时期,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,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,大臣团结一致,同心同德,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则,待人宽厚仁慈。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,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,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