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精打采
成语解释:精:精神;采:神色。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词
语法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示例: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一到冬天,便~的了。”
典故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7回:“弄得宝玉满肚疑团,没精打采,归至怡红院中。”
近义词:精疲力竭、垂头丧气、萎靡不振
反义词:神采奕奕、兴高采烈
英文翻译:cry the blues <look like a dying duck in a thunderstorm>
日文翻译:しょんぼりする,しおれる,元気(げんき)がない
俄文翻译:быть в миноре
其他语言:<德>energielos <schlapp und trǎge>
歇后语:乏驴上磨
成语谜面:乏力
成语故事: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,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,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,听到潇湘馆内传来叮咚的琴声,两人坐在石头上听这凄惨悠扬的琴声,突然琴弦断了。妙玉要回寺庙,弄得宝玉满肚疑团,没精打采地回到怡红院中。